詞條
詞條說明
江河上的高壩大庫是“國之重器”,平日里潤物無聲地發揮興利功能,一旦汛期來臨,則擔當起攔蓄洪水、防災減災的重任,成為**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水庫管理單位往往會綜合考慮“興利”“除患”兩大因素,對水庫庫容進行調節,這樣一來就產生了“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限水位”“設計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多種水位。現在為了較好對水庫的水位進行監測,很多水庫都安裝了雨水情監測系統。一旦水庫水
受強降雨影響,截至8月13日,松遼流域共90條河流發生**警以上洪水,其中24條河流發生**保洪水,10條河流發生**歷史洪水。在洪水到來時,堅持科學調度水庫,就要在雨前預泄騰庫,雨中攔洪削峰,充分發揮水庫防洪減災效益,同時,加強對強降雨范圍內的中小型水庫和病險水庫進行全面排查,將風險隱患降到較低。唐山藍迪研發的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可實時獲取大壩的各種變化信息,計算分析大壩的整體穩定性狀況,以實時掌控
水文水資源RTU--水庫雨水情在線監測系統現代化手段賦能水庫安全
水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汛期的到來,對于水庫的監測工作也開始劃入重點范疇。以前,水庫的監測需要人工進行,危險系數大,時效性差、數據準確性也不高,也無法對大壩安全進行監測和實時掌握安全運行狀態等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化已經開始取代人工,比如唐山藍迪研發的水庫雨水情在線監測系統,不再需要人工測量,可以通過視頻現場實況,實現了水庫防汛和大壩安全監測和預警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國家大力推進清潔供熱工作和提出“互聯網+供熱”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自控技術和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線通訊和網絡傳輸費用的逐年降低,為建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供熱平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智慧供熱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與供熱技術的深度融合為基礎,用戶需求為目標,以低碳、舒適、為主要特征,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診斷、自決策、自學習等技術特點的現代化供熱模式。近年來,我國已有一批供熱
公司名: 唐山藍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呂
電 話:
手 機: 15230566290
微 信: 15230566290
地 址: 河北唐山路北區火炬路410號聯東產業園113-1樓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