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水文水資源RTU--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科學延長安全“保質期”
水庫大壩是**水資源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但是水庫大壩也有一個“保質期”,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大壩也會出現各種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面對工程老化及洪水、強震、地質災害、干旱、低溫、戰爭與恐怖破壞等較端事件的不利影響,以及庫水位驟升驟降、旱澇急轉、人因失誤影響等引發的非常規運行工況。大壩安全一直受到高度重視,畢竟,一旦大壩失事潰決,庫水失控下泄將導致下游梯級壩群的連鎖反應,造成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
水文水資源RTU--水庫雨水情在線監測系統,全面掌握水位數據
關于水位的測量,較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500~前3000年,但遺憾的是,在18世紀之前,都沒有留下實際可用的資料,直到進入20世紀后,當**多個國家致力解決因經濟、城市、農業發展所遺留的水文問題時,水文科學技術才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和科技的進步,掌握的水文技術越發成熟,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但是,中國因為環境原因,天氣變化多端,對于水庫來說,雨量的大小決定了生產的安全,“小則滋潤農田,大則洪水泛
每年的汛期,水庫的工作就相當的艱巨,尤其當強降雨開始影響后,水庫就要發揮它的“攔洪”模式。數據表明,水庫在防汛抗洪中全力以赴攔蓄洪水,為減輕下游河道防洪壓力發揮了巨大作用。水庫就像一個巨大的“盛水盆”,能把水資源牢牢的盛放在這個固定的區域里面。但是,它的攔蓄是有限度的。**過防洪庫容的部分水量,如果繼續滯蓄在水庫里,就會進一步逼高水庫自身的庫存水位,增大庫區淹沒范圍,同時對自身大壩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在國家大力推進清潔供熱工作和提出“互聯網+供熱”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自控技術和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線通訊和網絡傳輸費用的逐年降低,為建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供熱平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智慧供熱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與供熱技術的深度融合為基礎,用戶需求為目標,以低碳、舒適、為主要特征,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診斷、自決策、自學習等技術特點的現代化供熱模式。近年來,我國已有一批供熱
公司名: 唐山藍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呂
電 話:
手 機: 15230566290
微 信: 15230566290
地 址: 河北唐山路北區火炬路410號聯東產業園113-1樓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