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果膠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 在植物細胞壁中,果膠主要與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共價結合,形成原果膠,它是植物的一種結構物質,對維持植物的結構和硬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果膠能夠調節細胞的滲透性及pH。 果膠在植物細胞壁中含量最高,在雙子葉植物中,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壁的初生細胞壁和中間片層中,占30%~35%。 目前,用于生產商品果膠的原料主要是柑橘和蘋果皮渣。 此外,有大量研究從豆腐柴
1. 低熱能值,由于低聚果糖不能被人體直接消化吸收,只能被腸道細菌吸收利用,故其熱值低,不會導致肥胖,間接也有減肥作用。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甜味劑。2. 由于其不能被口腔細菌(指突變鏈球菌Smutans)利用,因而具有防齲齒作用。3. 對腸道益菌的增殖作用。低聚果糖對腸道中有益菌群如雙岐桿菌、乳酸桿菌等有選擇性增殖作用,使有益菌群在腸道中占有優勢,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減少有毒物質(如內毒素
菊粉是植物中儲備性多糖,主要來源于植物,已發現有36000多種,包括雙子葉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龍膽科等11個科及單子葉植物中的百合科、禾木科。例如,在菊芋、菊苣的塊莖、天竺牡丹(大理菊)的塊根、薊的根中都含有豐富的菊粉,其中菊芋的菊粉含量是最高的。菊粉分子約由31個β-D-呋喃果糖和1~2個吡喃菊糖殘基聚合而成,果糖殘基之間能通過β-2,1-鍵連接。是由D-果糖經β(1→2)糖苷鍵鏈接而成的線性
以纖維素為原料,采用兩步法制備CMC-Na。首先是纖維素的堿化過程,纖維素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生成堿纖維素,之后堿纖維素與氯乙酸反應生成CMC-Na,稱為醚化反應。該反應體系必須為堿性。該過程屬于Williamson醚合成法。反應機制為親核取代。反應體系屬堿性,在水的存在條件下伴隨一些副反應,如羥乙酸鈉、羥乙酸等副產物生成,由于副反應的存在,會增加堿和醚化劑的消耗,進而降低醚化效率;同時,副反應中會生
公司名: 山東萍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經理
電 話:
手 機: 15650537670
微 信: 15650537670
地 址: 山東濟寧任城區興唐金茂大廈十三層
郵 編:
網 址: sdpjsw.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