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在小麥耕種中,我們往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去對小麥的患病進行監測,這樣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祛病的較好時機。像條銹病就是小麥疾病中較為普遍且嚴峻的一種病例,每年都會導致小麥的產量銳減,而在條銹病的感染前期癥狀不是特別明顯,常規的航拍數據可能做不到很好區分優劣效果,這就需要借助遙感圖像優勢,利用較深層次的光譜數據來挖掘一些肉眼無法察覺的信息。這里提到的遙感就是根據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的電
隨著農業育種技術的不斷精進,我們吃的食物越來越多樣,并且與之前的食物外觀、味道有些不一樣。比如,小時候吃的白菜,葉子上總有許多被蟲吃的洞眼,而且白菜只有一兩個品種,如今白菜有近10個品種,葉子上沒有小洞。其實,自從作物被馴化以來,培育集抗性強、優質、高產等性狀為一體的作物品種一直是育種家的夢想。DNA分子結構模型的發現推動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讓育種家們能夠從基因和分子水平上解碼作物的生命秘密,通過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大規模的生產已形成了穩定的發展業態,吸引不少農業育種科研者、食用菌吃貨們的青睞。當然,“菌絲”“孢子”也成了熱詞,那么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呢?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熱詞的定義。“菌絲”單條管狀細絲,為大多數真菌的結構單位,很多菌絲聚集在一起組成真菌的營養體,即菌絲體。菌絲一般分為兩類,有隔菌絲和無隔菌絲。“孢子”是真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孢子在適宜條件下發芽,形成菌絲而進行分裂
植物的表型受基因和環境的雙重影響,難以進行重復的有效測量。植物的表型是基因型和環境因素復雜交互的結果,基因型是表型得以表達的內因,而環境是表型得以表達的外因。植物表型研究是研究在特定條件下植物所表現出的可觀察的結構、功能等形態特征及其變化規律,正成為學術和產業界公認的**研究和應用領域之一,是解決面向未來的農業挑戰的**技術領域之一。目前植物表型研究集中在小麥、擬南芥、水稻、玉米、高粱、大麥、西紅
公司名: 三亞博瑞源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先生
電 話:
手 機: 16608962050
微 信: 16608962050
地 址: 湖北武漢洪山區洪山區珞獅路122號武漢理工大學孵化樓B座15F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