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漢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較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
漢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較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較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
月餅的餅餡一般分為軟硬兩種,軟餡中含水分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餡月餅則可保存1個月左右。盒裝月餅,應將盒蓋打開,使其通風;另外,因月餅中含脂肪較多,存放時還應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餅要輕拿輕放,尤其是蘇式月餅因皮酥松,較*破碎。如果餅皮脫落,不僅影響外觀,而且影響口味、質量,并且易受潮變質。 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都較易發霉、變質,所以一定要將月餅存放在低溫、陰涼
公司名: 廈門夏商營養餐有限公司
聯系人: 宋經理
電 話: 0592-5105201
手 機: 15259290827
微 信: 15259290827
地 址: 福建廈門湖里區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枋湖西路39號六樓東側
郵 編: 361000
公司名: 廈門夏商營養餐有限公司
聯系人: 宋經理
手 機: 15259290827
電 話: 0592-5105201
地 址: 福建廈門湖里區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枋湖西路39號六樓東側
郵 編: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