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印度塔的構造,由臺座、覆缽、寶匣、華蓋或說相輪四部分組成。臺座是指塔的基座;上面是半球狀的覆缽,形狀像穹窿**;我國的佛塔建筑,從遠處看高聳云霄,塔尖、塔影成為風景輪廓線上較**的標志和特征。覆缽**部是寶匣,形如方箱,里面存放舍利;較上為華蓋,做三層傘狀。較初印度造塔形如覆盆,道道金盤環繞其上,層層收分遞進,向神秘蒼穹延伸,寓意佛陀崇高偉大,為天地**至上,舍利寶塔為純粹意義上的宗教象征,為世代尼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后,漸漸與儒道比肩。于是開石窟,建寺院,造佛之風大興,歷代不綴,而尤以北朝為盛。 1、形象:佛像的形象是高肉髻與發,鼻、目、耳較為端正。佛像中有一種特殊的形象,稱為白毫相,在兩眉之間,鼻子的上面。 2、佛座:主要有兩種形式,①左右有獅子座的方座,②蓮花座(須彌座)。 3、佛坐姿勢:①結跏跌座(金剛跏跌坐),有兩種坐姿,一種是吉祥,一種是降魔;②菩薩跏跌坐(關結跏跌坐);③蓮化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在建筑物前擺放、雕刻各種瑞獸,以化煞避兇,趨吉納祥的習俗。這些常見的瑞獸,包括麒麟、獅子、龍、象等等。而其中,大象尤為大家所喜愛。 大象力大無窮,卻性情溫和;憨態可掬,又誠實忠厚;且能負重遠行,被視作吉祥、力量的象征,也被人們稱為獸中之德者。而在**傳說中,銅大象則為搖光之星生成,能兆靈瑞,古佛就是乘象從天而降;還有一說,大象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相傳能預兆靈瑞。 銅大象雕塑擺放的
1.馬踏飛燕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寶,現為中國旅游圖形標志,既體現了中國旅游文化的深厚低蘊,而且象征著*民族的騰飛!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競標成功,而較需要的是蘊藏在銅奔馬身上的精神,一種神奇與速度,一種勇往直前,與時俱進的精神!有人將其稱為“馬踏飛燕”,以表明奔馬正在作凌空掠過燕背的飛馳。郭沫若也將之命名為“馬踏飛燕”,并曾潑墨揮毫寫下了“四海盛贊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豪邁詩
公司名: 唐縣世隆雕塑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王經理
電 話: 0312-4981198
手 機: 13463227666
微 信: 13463227666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