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強夯是將大噸位重錘起吊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在極短時間內對地基土體施加一個巨大的沖擊能量,反復沖擊及其產生的壓縮波、剪切波和瑞利波,使土體受到瞬間的加荷(受壓)、卸荷(受拉)及剪切的反復作用,土中孔隙壓縮,同時土體周圍產生裂隙,孔隙水順利排出,土體迅速固結,使土粒原有的接觸形式破壞而產生位移,變為新的較為穩定的接觸形式,從而達到增加土體密度、提高強度的目的。所施工操作位置土的含水率是影響強夯機的一
強夯法處理地基是20世紀60年代由法國Menard技術公司首先創用的,這種方法是將很重的錘(一般為100~400kN)從高處自由落下(落距一般為6~40m)給地基以沖擊力和振動,從而提高地基土的強度并降低其壓縮性。此法最初僅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經過十幾年的應用與發展,它已適用于加固從礫石到黏性土的各類地基土,這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法的改進和排水條件的改善,強夯法由于具有效果顯著、設備簡單、施工方
1、錘重和落距錘重和落距是影響夯擊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錘重一般為8t—40t,落距不小于8m。2、夯擊能和平均夯擊能錘重和落距的乘積稱為夯擊能,一般取600—5000KJ,單擊夯擊能應根據現場確定。夯擊能的總和(錘重、落距、夯擊坑數和每個夯擊點的夯擊次數)除以施工面積稱為平均夯擊能,一般對砂質土取500—1000KN/m2。夯擊能過小,加固效果差;夯擊能過大,對于飽和粘土,會破壞土體形成橡皮土
強夯工程項目選用真空降水強夯的方式取得成功解決了表面為新近吹回填土下邊淤泥層的欠佳路基,其當作一種混合型新施工技術的特點是可以快速合理地更改排水管道標準,工程施工施工期很短,解決實際效果十分明顯,為之后解決相相近的軟弱地基建筑項目開展了有利的研究和獲得,與此同時也開拓了強夯工程施工的運用領城。強夯通常剖析,真空降水強夯的方式 關鍵合適用在質地黏土及其高飽和狀態軟基處理,強夯施工過程中必須依據場所的